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一线协商·共同缔造

一线协商·共同缔造

阳新县政协:做实一线协商 助力共同缔造

发布时间:2023-06-27  来源:市政协  返回上页

 

  6月20日上午,黄石市政协召开“一线协商·共同缔造”行动现场推进会,6个县(市、区)政协作交流发言,分享“一线协商·共同缔造”行动经验做法和特色亮点。现择要摘录如下,供交流借鉴、相互启迪、推动工作。

  一、以创新机制为抓手,不断激发协商活力

  一是上下联动、齐抓共管。县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,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“一线协商·共同缔造”行动工作3次,并纳入县委工作要点、全县共同缔造总体安排和重大改革专项。邀请县委、县政府领导参与协商活动31人次,主席会议成员领办申报省、市试点村(社区)6个,下沉指导40余次。二是健全机制、压实责任。将全县分成6个协商片区,形成县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包片,委(室)负责联系,政协常委、村(居)党组织书记担任“双召集人”的工作机制。下发工作指导手册,进一步梳理专委会、协商平台、平台召集人、政协委员“四方责任”,明确协商议题选择、制定协商方案、开展协商活动、落实协商成果“四个环节”,健全完善议题申报、活动记录、总结报送、考核评比“四项制度”。三是做实平台、强化保障。以“五有”标准打造57个“一线协商·共同缔造”行动平台,建成涵盖县、镇区、村(居)、界别四类协商网格,每年财政列支2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保障平台运转。进一步创新协商方式,总结推广多平台联合协商、多部门共同协商模式,积极用好圆桌会议、围炉夜话、邻里谈心、楼栋座谈等协商形式。

  二、以优化流程为依托,不断提升协商质效

  一是协商前精准选题。坚持“不调研不确定议题”,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采取党政点题、群众出题、委员荐题等方式广泛征集,充分听取群众意见,积极开展有效沟通,以“小切口大民生”的思路确定协商议题,提高协商的针对性和议题的准确性。二是协商时务实建言。建立利益相关方、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代表人士等共同协商议事机制,支持委员蹲点调研、以身作则、联络联谊,通过组织外出考察学习、发布服务项目、推广积分制等,动员群众出资出力,充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。三是协商后跟踪监督。协商完成后,平台及时汇总整理协商意见建议,形成协商建议、责任落实、结果反馈“三张清单”,县政协定期以《社情民意信息》或者《专题协商报告》的形式,将协商成果分级交办、跟进监督,并以适当方式及时公开。

  三、以服务大局为主线,不断擦亮协商品牌

  一是助力经济发展。县政协班子成员担任重点项目指挥部指挥长,推动华新亿吨机制砂、陶港静脉产业园等省重点项目投产。开展“委员企业话招商”活动,选派15名政协委员担任招商大使和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,累计签约项目18个、总投资120亿元。深入开展委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,与共同缔造活动深度融合。二是助力民生改善。组织委员深入基层联系群众,有效解决群众身边“业教保医、衣食住行”等难题,涌现出兴国镇“委员议事亭”、城东新区“委员来帮忙”、王英镇“湾组夜话”等各具特色的协商品牌。引导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开展志愿服务200余场次。三是助力文明创建。组织政协委员和爱心企业开展宣传宣讲、送医送教、咨询服务文艺下乡等惠民活动,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。将阳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议政性常委会主题,分成5个课题组,开展专项调研31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