楹联作为汉语的独特艺术形式,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黄石历史文化悠久厚重,地方文化特色浓郁,特别是楹联文化,源远流长,传承有序,独具魅力,光华灿烂。其中,大冶市获中华诗词之乡、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,阳新县获中华诗词之乡、湖北省楹联文化县称号。
为了进一步展示黄石楹联文化传统、文化成果、文化魅力,《黄石文史·楹联卷》编委会现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相关稿件:
一、编撰原则
发挥政协文史资料“存史、资政、团结、育人”的作用,突出“三亲”(亲历、亲见、亲闻)特色,立足黄石(大冶、阳新)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,通过简洁优美的文字、照片,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方位展现黄石楹联整体面貌及特色,力求资料性、可读性,为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快黄石高质量发展服务。
二、编撰大纲
1、古联集萃·历史篇
黄石境内古代名联的故事、传说,如有典籍、碑刻,请附照片,并注明古联作者简介。
2、联韵新声·当代篇
知名人士为我市某地、某单位、某人撰写的楹联作品,我市作者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楹联作品,要求以短文形式回顾作品来历、创作获奖经过。
3、山水形胜·名胜篇
镌刻于我市境内亭台楼榭、殿阁寺庙、名山秀川等处的楹联佳作的来龙去脉。
4、丹楹墨风·墨韵篇
书法与楹联的故事,如国内外名人为黄石题写楹联作品,我市书法家书写的有一定影响的楹联作品的经历、故事等。
三、稿件要求
所有稿件按一联、一文、一图的要求进行组稿。
文字撰写要求史实准确、内容翔实、简洁流畅,每篇稿件字数2000字以内。
照片拍摄要求实地实物呈现为宜,适于制版印刷。
请各地诗词、书法、摄影等团体给予支持帮助,组织稿件。
请在文后注明作者姓名、联系方式。如稿件采用,按相关规定支付稿酬和样书2本。
截止时间:2019年8月31日
电子邮箱:807126181@qq.com
联系人:张胜鹏
联系电话:6376885
黄石市政协教卫体文史和学习委员会
2019年7月1日